

4月8日,苏州威迈芯材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威迈芯材”)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开业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新虹产业园中韩中心盛大举办。本次开业仪式苏州瑞红董事会秘书陈磊、超越摩尔基金董事长王军、劲邦资本副总经理俞汉扬、势银(TrendBank)董事长兼CEO唐蔚波、威迈芯材韩国管理团队受邀参与。据了解,威迈芯材成立于2021年1月,中国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的新虹产业园中韩中心,全资子公司是韩国光刻材料前五的企业,在韩国拥有2家量产工厂,量产经验超过20年。公司主营产品为半导体高端ArF/KrF光刻胶主材料,包括光致产酸剂PAG、光引发剂PI、BARC层树脂Resin、锆基有机前驱体Precursor、电子材料核心单体等,同时也提供每个最终产品的中间体。
致力于成长为中国半导体光刻核心原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本次开业仪式中,威迈芯材董事长张凌表示:2022年是半导体行业历经沧桑的一年,同时也是威迈芯材快速发展的一年。
近几年,在种种不确定和突发性因素的交叉下,整个半导体产业都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和挑战。如今,区域运行严控刚刚过去,国际产业封锁依旧严峻。如何通过光刻材料的国产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卡脖子”关键问题。
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给威迈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在此大周期,大趋势面前,能够切入光刻材料领域是难得的机缘。而扎实高效地做好国产化落地,配合客户完成下游晶圆厂的量产验证供应,更是威迈义不容辞的责任。
威迈芯材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半导体光刻胶核心原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并且,寄希借助持续的自主研发和投资并购合作,同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泛半导体二级材料平台。

威迈芯材董事长张凌致辞
据势银膜链此前走访了解,威迈芯材的核心产品半导体光刻胶光酸PAG的壁垒极高,不仅需要满足特定的分析结构、分子量、纯度以及粒径控制等,还需根据产品特性具备相应的研发迭代能力,有客制化产品的能力。
并且,目前国内光刻胶原料产业链尚不完整,树脂、单体、引发剂等电子化学品产业化困难重重。光刻胶原材料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尤其是树脂和感光剂高度依赖于进口,国产化率很低,在ArF/KrF以上高端的半导体光刻胶主原料PAG光酸和树脂Resin市场,国内基本100%靠进口。
此次威迈芯材通过跨境并购,引入业内顶尖团队,对实现ArF/KrF高端光刻胶原材料量产有重要意义。并且,威迈已经与国内主流光刻胶生产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对早日实现高端光刻胶国产化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据势银膜链了解,当前,中国光刻胶企业纷纷加码半导体中高端ArF/KrF光刻胶布局,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取得实验室及小批量试用突破。而光刻胶核心主材料供应问题则成为制约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突破的最为核心要素。
威迈芯材作为日韩光刻胶龙头企业的量产供应商,其提供的PAG、BARC层光刻胶树脂及PI(光引发剂)等产品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将助力中国光刻胶产业解决原料难题,早日实现规模化销售突破。产品方面,威迈芯材董事长张凌表示:目前,除了稳定供货给韩国、日本和其他地区领先的光刻胶公司和电子材料公司外,当前已有数十余款半导体ArF/KrF PAG产品已经供货给中国多家半导体光刻胶龙头企业。并且,威迈将密切配合下游客户的技术要求,加速客户在下游晶圆厂验证进程。在新产品和新领域的研发上,威迈芯材根据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延伸,正在积极自主及联合研发半导体封装用PI、光敏聚酰亚胺PSPI、OLED新型显示有机发光层核心材料等。产线方面,威迈中国量产工厂落户合肥,占地面积在50亩地左右。随着本次研发中心的正式开业,将加速积极推进中国量产工厂的投建以及中国客户的签约合作。未来,威迈芯材将始终坚持在光刻胶核心主材方向不断的做深、做广,更加全面的支持下游光刻胶客户的研发和量产,助力产业链完整和产业健康发展。并且,威迈芯材将持续加速国内团队培养及产能布局,为加速推动国内高端光刻胶国产化,为开启半导体光刻胶本土化的“跃迁时代”贡献一份力量。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